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

顯微鏡+手機=火眼金睛(二)---黴菌

做完麵包噴水與發霉的實驗後,再用糖水試做看看,過了大約一個星期,糖水表面長了不少青黴菌,白色的假根也有2公分左右的長度。想起從前長輩們為了惜福,過年供在神桌上的年糕,即使長了黴菌也捨不得丟,往往拿到水龍頭下又刷又洗,看起來是乾淨了,其實根已直下三千里,食物也已變質,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,煎炸後依然香甜,就這樣祭了五臟廟。就像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,也得吃就必須感恩,即便壞了一半,還是好吃得很。但現在想想,實在有點難過,不知那些毒素是否依然與我常相左右。



青黴菌並不好看,髒髒醜醜的,但在顯微鏡下卻長得像青苔,青翠得可愛,假根也頗乾淨的。




今天忙著製作手機與顯微鏡拍攝裝置,來不及做發霉前後的酸鹼值變化,改日再補上。不過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,培養皿上的黴菌樣本,假根的根部有一些結晶(如下圖),還不能確定是依附在根上面,還是玻片沒洗乾淨,殘留先前實驗的糖顆粒,下回將一併說明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