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 I 複式顯微鏡:
(1).廢棄光碟1片
(2).10X目鏡1個(我使用報廢顯微鏡的目鏡)
(3).10*15CM珍珠板 3 片
(4)熱熔膠(槍)一支
步驟一:將3片珍珠板重疊在一起,用雙面膠黏成厚厚一片,裁成三公分寬的L型(手機定位用)。剩下的長方形再橫切成相等的兩個小長方形,如下圖右(參考切割版上的尺寸)
步驟二:將10X目鏡黏在光碟片沒有印刷那一面的正中間,熱熔膠最好讓它預熱到滴下來,這樣的粘性比較強,不容易脫落。
步驟三:將黏好的光碟套件置入顯微鏡,再用雙面膠將小長方體分別黏在光碟上下方。黏珍珠板的用意在墊高手機,所取得的顯微畫面會比較大,如果不黏這兩條珍珠板也無妨,屆時手機看到的會是小小的圓形,透過 ZOOM IN 也可以把畫面放大。
步驟四:先將標本片放置妥當,光源打開。再將手機鏡頭對準目鏡(手機要橫放或倒立放置均可),微調位置,使顯微畫面完整,不要出現暗角即可(可能要花可3~5分鐘),再將L型緊靠手機兩邊固定。
步驟五:修切珍珠板,放上手機測試L板固定後有沒有移位,再次調整。手機倒放似乎比較平穩,不過目鏡套入鏡筒還是會旋轉,為了避免手機掉落,可以在目鏡和鏡筒交接處,用3M的隱形膠帶貼住固定(3M的比較不會脫膠),這樣便萬無一失。
Type II 解剖顯微鏡---沒有備用目鏡的作法
(1).廢棄光碟1片
(2).內徑35mm,長約5公分的PVC水管1段
(3).10*15CM珍珠板 3 片
(4).熱熔膠(槍)一支
製作方式大致和複式顯微鏡一樣,如果沒有多的目鏡可用,可到水電材料行問老闆有沒有內徑35mm,長約5公分的PVC水管剩材,或者問學校職工有沒有備材可借。
步驟一:將水管黏到光碟上。但水管的內徑35mm比解剖顯微鏡的鏡筒(33~34mm)略大,直接套上去會太鬆。可剪下一公升的寶特瓶一小段(高度略小於水管,長度約20公分),塞在水管內,便可以卡得很緊。
其餘步驟同於複式顯微鏡。完成後,便可測試效果。
青黴菌:看起來像青苔,還滿可愛的。只是倍數和角度不佳孢子囊看不清楚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